当前位置:首页 > 游玩攻略 > 田园 > 罗田秋食记 | 作家笔下的板栗:藏在壳里的暖,写满岁月的甜

罗田秋食记 | 作家笔下的板栗:藏在壳里的暖,写满岁月的甜

图片

图片

编者按:

在文人墨客的笔下,寻常之物往往能被赋予独特的韵味与情感。我们收集了多位作家描写板栗的文章片段,邀您一同品味。从板栗独特的外形,到其多样的吃法;从故乡板栗树下的童年趣事,到板栗承载的悠悠情思,这些文字将带您领略板栗在文学世界里的别样魅力。在这秋风渐起、板栗飘香的时节,让我们借作家们细腻的笔触,走进那些与板栗有关的温暖故事。






董志明:罗田板栗的厚味

罗田板栗的厚味,带着两千多年的烟火气,从大别山南散发到广袤的神州大地。如果以罗田为中心,将能吃到罗田板栗的各省市连一根红线,那么中国将会被红线布满,红线成了输送罗田味道的脉络,甚至延伸到海外。这被红线串起来的味道,既是历史味、地理味,也是民俗味和乡愁味,更是栗树在壤土里孕育成长并演化出更为优质的“罗田基因”的生命原味。


图片








蓝妮:父亲的板栗与草鞋

光阴流转,岁月轮回,父亲的草鞋与栗子已成记忆成往事烟尘,但我对栗子却是一直情有独钟。且不说我对这片故土的山山岭岭爱得有多么深沉,而是我的根早已固植在观音山下的金鸡岩前,那里的寸草寸木寸水,都有我朴实炽烈的情愫和眷恋。随着改革的步伐跨越与时代腾飞,我开始感觉些许的失落,确切地说,还是沉浸在儿时对栗子的一种神驰般的向往和流连吧!现在都叫板栗,满大街的板栗摆满各个商铺门前,虽然那么一片丰盛的景象,我依然会视它们为珍肴参果,异乡的岁月,每到栗子成熟的季节,我强忍住馋嘴的本性,让思念静止下来,低头走在异乡的街道上,脑子却一遍遍浮现此时家乡板栗上市的情景和场面,当然,更多的是儿时屋后的那两棵栗子树,它们已化尘泥,而印象却清晰如在眼前。


图片








方宏志:又是一年板栗香

捡板栗并不简单,毛球隐匿在草丛,弯腰一颗颗捡起,对视力和腰力是双重考验。剥板栗也不简单,考验腿力和脚法。双脚钳住毛球,怼在地上勒一勒,棕色坚果挣脱“绿毛衣”束缚,松动脱壳。有的毛球熟到绽开一条缝,比较好勒。有的毛球比较内敛,要用剪刀辅助,划开小口,勒起来很费劲。脚不给力,人一着急就容易上手,然后被扎得嗷嗷叫。


图片


图片








王雅萍:“栗栗”在目

每到秋天,板栗炖土鸡、板栗烧鸡、板栗红烧肉成了老家店里的流量“明星”,武汉等周边城市的新老顾客纷至沓来。母亲还将罗田十大名吃鸭蛋酥改良成一道新甜品:板栗鸭蛋酥。将剥好的新鲜板栗米蒸熟捣碎加入白糖拌匀,然后包进和好的糯米粉面团里,搓成大鸭蛋状,开水下锅煮熟,还可以直接放在电饼铛里压成板栗糯米饼,两种做法皆软糯香甜,特别好吃。


图片







周爱妩:棵棵板栗总关情

初夏,一树一树的板栗花,或白色,或淡黄色,绵延成雪。像七月青青的稻穗,又像八月的狗尾巴草,没有千娇百媚,却不失美丽典雅,丝丝甜味,缠着缕缕清香,扑鼻而来。那素洁的栗花宛如朴素的乡亲,且淳且厚,独自芬芳。


图片


秋天,漫山遍野的板栗树上,栗球像拳头大小的刺猬缀满枝头,沉沉的,风摇不动,整棵树被压得低低的,那纷披的枝条,仿佛一挂挂刺猬,壮丽无比。成熟的板栗,兴高采烈,奋力撞开带刺栗壳的包裹,露出涨红的脸庞和褐色的胸膛,带着人们最原始的希望,照亮一个个丰盈的日子。


图片








胡江林:北丰河畔,那飘荡心头的“桂花香”

秋风拂过我沧桑的脸,板栗树突然摇晃起来,越来越快,恍若一个巨大的漩涡,把我带回到杳不可追的过往。迷茫中,我看见一群孩子,穿着黄帮子鞋,戴着麦秆编制的帽子,拿着竹竿,到处寻找打剩的板栗。汗水划过他们浅浅的睫毛,流过稚嫩的脸庞,湿了衣襟,却看不见半点怨色。他们笑盈满面,恣意嬉闹,如此纯粹,好像自己就是这世间独立的存在。

图片








胡江林:北丰河畔,那飘荡心头的“桂花香”

此刻,我站在北丰河畔,看着四野的板栗树在秋风中摇曳,万念千思,不可抑制。山川灵气,钟于罗田;物华天宝,泽被北丰。因为一种“香”,你会以为这座小城绝世而立;因为一道菜,你会觉得平常岁月不可辜负。

图片

恍惚中,我分明看到母亲端着一碗板栗鸡汤向我笑盈盈地走来,我仿佛闻到了那天地之间至美的醇香。那一碗汤,那一缕香,温柔至极,宛如母亲在这世间唯一的牵绊。这一刻,时空凝滞,万物静寂。

余生,有归处,有美酒,有板栗鸡汤,足矣!

图片







胡 靖:罗田板栗,怎么爱你都不够

每到板栗花开之际,漫山遍野的栗花似雪,在绿海中卷起层层雪浪,馨香四溢,沁人心脾。乡亲们谈起板栗时也乐以忘忧,因为这绿波漫天的板栗树不仅飘香四野,而且寄予着丰收与幸福的无限憧憬。


图片


摊开《罗田县志》,早在春秋战国以前,罗田就开始有人工种植板栗,明末清初罗田板栗即远销南洋群岛。品种有桂花香、六月苞、九月寒、羊毛栗、乌壳栗、油栗等10余种,其质地优良,色味独特,香甜可口,营养丰富,被誉为“板栗优良种质资源的天然基因库”。


图片








胡 靖:罗田板栗,怎么爱你都不够

栗熟季节,刺苞才会裂开,秋风渐紧,随着树干一夜摇曵,板栗才会噼里啪啦掉落地上,俗称“灿栗”。如今,人们性急,未到季节就大扫荡,想等到自然捡“灿栗”的日子,无异于痴人说梦。


图片


故乡打板栗最佳方法,必须是会爬树的农人,头戴草帽,手持长竹竿,站立树杈间如履平地,将栗球一顿好打,直至它们一个个坠落地面。栗球或钻进草丛蒺藜,或隐入麦地稻田,或在高岸悬挂,或坠入溪涧深渊,十分难寻,每捡拾一个都费力不少。乡亲们用萝筐、竹篮挑回家码堆沤一星期之后,穿好鞋双脚一踩,开裂后再用剪子将栗子拈起,红彤彤的,黄灿灿的,白生生的,煞是可乐。


图片


板栗被誉为“人参果”,亦有铁杆庄稼之称。陶谷在《清异录》中就记述了这样一件事,晋国和邻国发生战争,晋王率兵追赶敌人,追至山中已无粮食,士兵饿得走不动路,当地人献计采食山中野栗,士兵剥栗充饥,精神大振,遂而大获全胜。后来晋王给板栗取了个美名“得胜果”。


图片








冯 双:九月,板栗飘香

九月一到,一个个又大又圆的栗球便由青绿变为黄褐色,挤挤挨挨,将树枝压得躬身驼背。更有熟得较早的板栗,饱满的大刺球早早地咧开了嘴,笑掉了“牙”。板栗熟了,大家都围着它忙前忙后,或是打、或是卖、或是吃,整个小城都沉浸在栗香之中了!


图片





公众号
抖音
电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