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游玩攻略 > 康养 > 关注 | 罗田吊锅:吊出冬天火热生活

关注 | 罗田吊锅:吊出冬天火热生活


编者按:

山乡土菜招远客,吊锅美名天下传。地处吴头楚尾、大别山腹地的罗田县,秋冬季节,气候清寒,自古以来就有围坐火塘吃吊锅的习俗。北风凛冽、大雪纷飞之时,煮一锅荤素相兼、热气腾腾的吊锅菜,主客欢言,团团围坐,“老米酒、蔸子火,除了神仙就是我”,甘甜的美食养胃,火热的生活养心,其乐也融融……

本期摘录部分罗田作者描写吊锅的精彩片段,配以罗田吊锅菜图片,愿天南地北的读友,观美食、赏美文,愿能亲赴罗田,吃吊锅菜,过一冬红红火火的生活!

图片

图片



《青葱岁月吊锅香》



吊锅已经不是当年的吊锅,从内容到外观都大为改观,食材比当年要丰富多了,我们也不是当年的我们了,男人发福了,当年清纯的小薇额头上有了细密的皱纹。时代在变,吊锅也跟着变化,但不变的是吊锅的味道,这个有点象咱罗田人,有包容一切的心胸,无论怎么改变,山里人平凡、淳朴、宽容、厚重不变。这些漂泊在异乡的游子,品尝了人生的百味,但对故乡深深的爱、对一切美好情感的记忆不会淡忘。吊锅再土,别的东西无法替代,它成了我思念家乡、追忆青葱岁月的一个重要元素!(作者:陈春生)


图片



《吊锅里那一缕青涩的记忆》




在罗田山民心中,吊锅是力量的源泉,是明天的曙光,是心灵的慰籍,是通往彼岸的航船,是长途跋涉的驿站。这就是罗田吊锅的风格,它世世代代养育着生生不息的罗田人民,包容天地万物,包容人心百态,母亲说,吊锅大于天、深似海,金山和银山,都没有吊锅重;高山和大海,都没有吊锅深。(作者:刘心明)


图片



《吊锅里那一缕青涩的记忆》




吊锅可以煮糠米,可以煮南瓜芋头、葛根野菜,同样可以煮鸡鸭鱼肉、生猛海鲜,还可以说吊锅中煮尽了人生百味,煮尽了世态炎凉。无论你穷困潦倒,抑或是你荣华富贵,吊锅,它始终挂在柴火之上,始终热气腾腾,始终炽烈芬芳。吃饱肚子也好,调节胃口也好,返朴归真也好,它仍然是吊锅,伴随你渡过时光,分享荣辱。吊锅的历史,也是一部罗田民众生存的历史。(作者:刘心明)


图片



《吊锅香绕梦魂间》




吊锅虽陋,却情深。吊锅菜,算得上是典型的妈妈菜、外婆菜。总以为,唯有吊锅,才最能吃出“家”的味道。那一片片肉糕,一块块豆腐,一粒粒鱼丸子、藕丸子、萝卜丸子,是家庭主妇们起早贪黑地洗洗涮涮、刮刮剁剁、用屉蒸、用罐煮、用锅炸、搓开了、揉碎了、捏拢了,一手一脚地,把她们的时光岁月、智慧辛劳以及隽永的心思、心意、心愿都搁在里头,许许多多的滋味,浓浓地,煮在吊锅里,情深意重、五味杂陈。记得小时候上学路远,数九寒天里走山路摸黑赶回家,正应了 “日暮苍山远,天寒白屋贫。柴门闻犬吠,风雪夜归人”,但再苦再累、再饿再饥,有一锅热乎乎的吊锅菜,就神宁了、心静了、意满了、梦香了,明天,又可以精神抖擞地重新开始。

(作者:茶熟烟清)


图片



《吊锅悠悠醉罗田》




罗田吊锅,吊的是一锅乡情。每入冬季,田闲地静,乡亲们常以火塘为媒,聚集一起共叙乡情。每当有乡亲来坐,屋主便会挂上吊锅,炒些南瓜籽、葵花籽、落花生、爆柿片、红薯干等特色食品来款待大家。能歌者,在四弦凤琴的伴奏下,三百六十调曲曲撩人;东腔、京剧、楚戏、汉调信口唱和;健谈者,讲些天文地理、古今传奇、因果报应、行孝仗义的故事;会女红者,穿针引线,挑花绣朵,尽显手巧心灵;喜调侃者,家长里短,乡间趣闻,无所不及。当餐前,主人会添加米菜,热情留吃,纵是清茶淡饭,大家仍然吃得津津有味。人多筷密,推杯换盏,吊锅在光钩上晃悠,欢声笑语向村外飘扬,亲情在不经意间弥漫,岁月在不经意间流淌,就连小猫儿也会匍匐在小孩的怀里,狗儿静卧在大人的膝下,共同享受着冬日的温暖和安详。

(作者:雷仲才)


图片



《到罗田品吊锅》




你见过如此阵仗的宴会吗?以天为房,以大别山为屏风,几百桌吊锅,几千人围坐,香甜的米酒,热腾腾的饭菜,举杯同邀,天地共贺。这里是罗田,这里是有“天下第一锅”美誉的吊锅宴现场。“老米酒,兜子火,除了神仙就是我”,如果想做一回神仙第二,如果不想忍住快流出来的口水,那么,来吧,冬季到罗田品吊锅。(作者:王淑贤)


图片



《罗田吊锅天下鲜》




蓝天为顶地为桌,群山为屏风,坐于其中,呼朋引伴,这样的热闹,于寒冷的秋冬何处可寻?期待吊锅的突突声中,竹外桃花盛开,春江水暖的情怀总会撩拨人的心思。尝吊锅里香味四溢的菜,品地道的老米酒,原汁原味的饕餮盛宴的确是享受。“玉米粑、老米酒”令人慢慢孕育出“五花马,千金裘,呼儿将出换美酒。与尔同销万古愁。”的肆意。赞美不是说出来的,是品出的。主人嫌这里的热闹还不够,顺势又添了“一把柴火”。在你没注意时,当地原生态的文艺节目在锣鼓声里就开始登台亮相了。罗田民俗民歌表演也让人大呼过瘾。无论是《山歌本是古人留》、《大别山上天堂湖》、《老米酒》等歌曲,现场同乐同庆的热烈一浪高过一浪。那样的场景,谁不向往?(作者:黄爱华)


图片



《罗田吊锅天下鲜》




一锅菜可以吊着烧,吊着品尝,本身就是独特的。带铁绊的铁锅套在挂勾上,火焰随意地舔着它。热气腾腾里,一边吃一边聊,再沉默寡言的人也会被那场景所感染。话多起来,嘴甜起来,心软起来。可以恣意地想着,可以尽情地演绎人生百态。一生痴绝处,自然会排到舌尖上的罗田!(作者:黄爱华)


图片



《土吊锅,盛开在火塘的花》




横槊赋诗的日子,那是人杰过的;鲜衣怒马的日子,是倾城美人过的;吊锅米酒的日子,是属于我辈的。我辈的光阴,向来是平淡枯瘦的。光阴一瘦,就掺杂了钝痛和辛酸,也浸润了简单和平实,但是,都是日子,都得过下去。(作者:何金剑)


图片



《土吊锅,盛开在火塘的花》



作家阿来说,林子里的鸟,是狗撵出来的;心里的话,是酒撵出来的。风在号,雪在飘,火在烧,两三知己,就着吊锅,喝着小酒,听着一曲古琴,喊着朋友的乳名,说着掏心掏肺的话,剥去虚浮,滤去矫情,肝胆相照,物我两忘,夫复何求?于此,你不觉得“老米酒,篼子火,除了神仙就是我”这句罗田方言的绝妙吗?(作者:何金剑)



图片



《水煮罗田》




吊锅集粹了罗田的精华,是山野美味的浓缩。罗猪曾是朝廷的贡品,至今九资河镇的山民大多每年养一至两头土猪,腊月宰杀,茯苓皮熏制,作为自家吊锅的主料。家养土鸡、天堂湖鱼、河铺萝卜、凤山粉丝、白莲莲藕、板桥肉糕、胜利米酒、黄橙橙的板栗、黑黢黢的石耳、山间竹笋、田间野菜都是罗田吊锅的上品配料。一个吊锅,就是一个和谐共生的自然生态,一个纯净绿色的罗田。(作者:彭胜华)


图片



《天堂吊锅——罗田人的心灵鸡汤》




天堂火锅,笨拙中透着古朴,简陋中显现丰美。它是乡村饮食文化的典型代表。它的传播,将引导人们摈弃浮躁,回归自然,去追求平淡无奇的幸福。 (作者:胡均鸿)


图片




公众号
抖音
电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