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中国旅游百强县出炉,罗田县上榜!
近日,竞争力智库等机构在北京联合发布《中国县域旅游竞争力报告2025》,揭晓了2025中国县域旅游综合竞争力百强县市、2025中国县域旅游发展潜力百强县市、2025中国市辖区旅游综合竞争力百强区名单。
据悉,中国县域旅游综合竞争力评价主要是从县域旅游资源富集度、旅游经济活跃度、旅游设施完备度、生态环境优势度、政府推动实效度、旅游品牌美誉度六个方面进行考察,共计61个指标;中国县域旅游发展潜力评价主要考察资源开发潜力、市场扩张潜力、基础支撑潜力、政府推动潜力四个方面,共计24个指标;评价对象为全国1869个县域单位(不含港澳台地区)。
2025中国县域旅游综合竞争力百强县市名单
2025中国旅游百强县分布于18个省(自治区、直辖市),其中,四川和浙江各有12个县域入榜,并列榜首,其次是云南11个。旅游百强县的“国字号”旅游品牌数量持续增长,国家5A级旅游景区、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分别增至62家、28家,每个县域平均拥有6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、3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,同时,旅游资源整合挖潜、创意开发力度加大。
其中,巅峰智业为江西婺源县的江湾景区、江西九江市庐山风景名胜区、江西瑞金市共和国摇篮旅游区、贵州黔荔波县樟江景区、湖北神农架林区神农架旅游区等提供过5A创建辅导、提升规划、全程咨询或文创产品开发、专项培训等专业服务。在巅峰智业国家5A级景区创建案例集中展示了部分经典案例。(如有国家5A级旅游景区创建、复核辅导等咨询需求,请拨打4008130588,或添加助手17310964996)
2025中国县域旅游发展潜力百强县市名单
2025中国旅游潜力百强县的区域覆盖范围更广,涉及全国23个省(自治区、直辖市)。其中,四川省以14个入榜县域位居第一,浙江和江西紧随其后,分别为10个和8个。
2024年,中国旅游潜力百强县平均接待游客1304.39万人次,同比增长15.0%;平均实现旅游总收入118.97亿元,同比增长19.9%,收入增速显著高于人次增速,产业附加值得到提升。同时,中国旅游潜力百强县还呈现旅游资源从“景区孤岛”走向“多维融合”、交通设施短板加速补齐、住宿供给转向质价比竞争、空气质量稳中向好等特征。
2025中国市辖区旅游综合竞争力百强区名单
2025中国旅游百强区覆盖全国20个省份。其中,江苏以12席领跑全国,四川、浙江、山东并列第二,各占9席,共同构成百强区的核心阵营。中国旅游百强区平均接待游客3220.52万人次,同比增长15.5%;平均实现旅游总收入331.46亿元,同比增长12.7%,两大关键指标保持较快增长态势,旅游接待人次增速跑赢全国平均水平。旅游总收入与地区生产总值之比平均为46.3%,较上年提升2.6个百分点,旅游产业对区域经济的支撑作用显著增强。
综合来看,我国的县域旅游呈现以下3个特征。
特征一:旅游经济稳步增长
国内旅游出游人次、旅游花费“量价齐升”,多省创下历史新高,市场繁荣度持续攀升;游客消费更趋于理性、更注重性价比与情绪价值供给,人均消费增幅相对温和,倾向以“人民币投票”选择更契合自身需求的旅游内容;伴随游客理性回归、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客观要求,细分旅游市场加速繁荣、旅游产品供给结构持续升级,新技术、新产业、新经济深度赋能,催生出层出不穷的旅游新业态、新场景,为文旅产业注入创新活力。
正是在这一结构性转变中,精准把握游客需求的县域脱颖而出,成为了市场的领跑者。作为县域旅游的标杆,2025中国旅游百强县的数据便是力证:旅游接待人次、旅游总收入较上年均实现两位数增长,增幅分别达18.3%和15.9%,其中,旅游接待人次增速高出全国平均水平3.5个百分点。
特征二:对区域经济拉动作用持续增强
2024年,县域旅游接待人次与旅游总收入实现双增长,节假日热度更是领跑全国大盘,成为旅游消费的重要增长极。2025中国旅游百强县的旅游总收入与县域地区生产总值之比平均为69.6%,较上年提高1.2个百分点,产业贡献稳步提升。
特征三:旅游品质与保障体系协同强化升级
航空、铁路、公路等交通设施不断完善,交通通达性进一步提升;中高端品牌连锁酒店持续加码下沉,四星级(含)以上饭店总量、客房总量齐增长,高品质旅游资源富集的县域表现尤为突出;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巩固改善,为县域旅游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。
基于县域旅游游客群体更趋年轻化、个性化,更追求旅游品质,县域旅游产品也不再满足于“性价比”的单一标签,而是向更细分、更聚焦垂类、更注重体验的方向升级;县域旅游正逐步摆脱“千县一面”的同质化困境,探索各具特色的发展模式,开辟与大城市差异化发展路径,为未来持续向好发展奠定良好基础。
文章来源:竞争力智库发布 官方公众号